生活方式與身心健康~ 洪紹光 教授
我們科學家經常強調一句話:
老年人要注意三個半分鐘,三個半小時。
「三個半分鐘」不花一分錢,可以少死多少人啊!
很多人白天好好的,說晚上死了,有人說,昨天我還見過他,怎麼就死了呢?
原因是,他夜裏起床上廁所太快了,突然一起床,腦缺血,體位性低血壓,腦缺血旋轉摔倒,有的顱骨摔碎了,有的心臟驟停。
那麼科學家怎麼提出三個半分鐘呢?因為我們在遙控心電圖監測時,發現好多人白天心電圖正常,突然晚上老是心肌缺血,提前收縮,是什麼道理呢?因為,他突然一起床,一下子血壓低了,腦缺血心臟停了。
科學家就提出了三個半分鐘,醒過來不要馬上起床,在床上躺半分鐘;坐起來後又坐半分鐘;兩條腿垂在床沿又等半分鐘。
經過這三個半分鐘,不花一分錢,腦不會缺血,心臟不會驟停,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瘁死(突然死亡),不必要的心肌梗塞,不必要的腦中風。
有一次我講完課,有位老人大哭,我說:「你哭什麼呢?」
他哭得非常傷心地說:「唉,我就是兩年前夜裏上廁所,上得快了一點、上得猛了一點,頭暈,結果呢,第二天半身不遂,整整在床上躺了八個月,背上長起了褥瘡。我早聽這節課,就不致於半身不遂了,早知道三個半分鐘,我哪至於受八個月的苦。」
三個半小時:
1)早上起來運動半個小時,打打太極拳、跑跑步,但不超過三公里,或者進行其他運動,但要因人而異,運動適量。
2)中午睡半小時,這是人生物鐘需要,中午睡上半小時,下午上班,精力特別充沛。老年人更需要補充睡眠。因晚上老人睡得早,起得早,中午非常需要休息。
3)晚上 6 至 7時 慢步行走半小時,可減少心肌梗塞&高血壓發病率。
那麼這裏要談到一個重要的東西,就是觀念問題。
如果我們堅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,就可以不得病。
一共就四句話,十六個字:
「合理膳食,適量運動,戒煙限酒,心理平衡。」
能使高血壓減少 55%,腦瘁中、冠心病減少 75%,糖尿病減少 50%,腫瘤減少 1/3,平均壽命延長 10年以上,而且不花什麼錢,因此健康方式很簡單,效果非常大。
下面講健康第二大基石——適量運動。
運動也是健康的非常重要的要素。
醫學之父西波克拉底講了一句話,傳了二千四百年。他說:「陽光、空氣、水和運動,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」。
你要想到生命和健康啊,離不開陽光、空氣、水和運動,說明運動和陽光一樣。我們知道奧林匹克運動的故鄉希臘,在古希臘山上岩石上刻了這樣的字說:
「你想變得健康嗎?你就跑步吧;你想要變聰明嗎?你就跑步吧;你想變得美麗嗎?你就跑步吧」,這就是說跑步能使有健康,使人線條好。
那麼什麼運動最好,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。
它絕對不是高爾夫球、保齡球、游泳等運動所能相比。
因為人類花了一百萬年,從猿到人整個人的身體結構就為步行設計的,步行運動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。
在這裏我還強調一條,動脈硬化是可防的,動脈硬化可以由重到輕,從輕到重,從無到有,從有到無,是可逆行變化的。1960年我當學生的時候,老師告訴我,動脈一旦硬化,就不能轉化了。
到最近科學才證實,動脈硬化是可逆的過程,動脈硬化由輕到重,也能由重到輕,從無到有,也能從有到無,雖不能徹底消退,但可部分消退。
走路就是使動脈硬化變軟化的一個最有效的辦法。
研究證明只要步行堅持一年以上,斑塊就自行消除。
經過步行運動鍛煉,對血壓,對膽固醇,對體重都很好,過量運動有時會造猝死,很危險,步行運動最合適。
怎麼步行最好呢?三個字:三、五、七。
什麼叫「三」? 最好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鐘以上。
「五」呢? 一個禮拜最少運動5次。
「七」呢? 是適量運動,過分運動是有害的,那麼怎麼叫適量呢?
優良代謝,就是運動到你的年齡加心跳等於 170。
比如說我 50 歲的話,運動到心跳 120,加起來是 170。
這樣的運動優良代謝。那麼,如果身體好,可以多一些;身體差可以少一些;步行運動量力而行。最近有組資料,老年分兩組,一組就是一天平均步 4.2 公里,一組就是基本上不走路。
結果發現 4.2 公里這組老年人死亡率、冠心病比不走路那組下降 60%,這是步行走路的好處啊!
我看報上報道:雷潔瓊 95 歲,問她有什麼愛好,她說什麼愛好也沒有,唯一的一種愛好就是天天走路。
報上登的陳立夫,他為什麼能活到一百歲,他也是每天步行。
北京中華門邊上有個廟叫做普渡寺,有一個道士很窮,政府每月給他15塊錢,他這個人有個特點,每天早上起來拿著拐棍,從中華門走到建國門,再從建國門繞回來兩個小時,一年四季天天走。
那個寺廟旁邊還有許多房子,原來這些房子住著一些重要人物和名人,現在這麼幾十年下來,很多人不知道哪去了,唯獨這個道士他今年 96 歲還生活得好好的,他其實並沒什麼很好的營養或者很好的食品,就是每天早上起來,就拿棍子去走路,走兩個多小時,就這麼簡單,但一直堅持,到現在身體非常好,步行運動堅持下去可代替很多保健品。
有一個狼醫生的故事。
森林裏有狼有鹿,人們為了保護鹿,獵人就把狼消滅了,認為這樣就把鹿保住了,哪知道適得其反。
幾年以後,鹿因為沒有狼,吃飽就躺在草地上,休息曬太陽,結果鹿變得胖起來了,鹿成胖鹿,脂肪肝、冠心病、高血壓、自身疾病越來越多,死得越早,結果鹿群越來越少,快要到自己消滅自動絕種了。怎麼辦呢?誰能給鹿治病呢?
想來想去,最好的辦法把狼請回來,重新買了狼放在樹林裏,狼一來就吃鹿,鹿就得跑,狼追鹿跑,在這樣的過程中,鹿鍛煉了身體。自然界就是這樣非常奇妙,就是在這麼互相競爭中,各自得到提高。
所以離開運動反而糟了,鹿死得更快,有了狼,狼變成鹿的醫生了。除了步行,還有項運動很好,值得提倡,就是打太極拳這個運動特殊,它是柔中有剛,陰陽結合。太極拳最大的用途是改善神經系統,打拳的要堅持三、五、十年之久,最重要的是平衡功能改善,走路絆了一下不摔跤。
美國老年體育協會專門作了研究,分兩組老年人:一組在健身房鍛煉,天天練肌肉;另一組一分錢不花,打太極拳,結果下來一對比,練拳的這組平衡功能好、腦子好、走路不摔跤。摔跤骨折減少 50%,最後美國得出一個結論,說非常佩服中國東方人的智慧,不花一分錢的太極拳比現代化的器械效果好得多。
我們敬愛的鄧小平同志 1978 年 11 月 16 日親筆題詞: 「太極拳好」。我們不是說因為小平同志說太極拳好,我們就跟著說,而是因為經過科研證明,太極拳非常好。